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风采 >> 正文

产教融合促发展,赋能AI向未来——移动互联教研室师生参与中国移动云南公司“面向南亚东南亚人工智能+”活动

发布者:商务信息学院 [发表时间]:2025年06月27日 19:50 [来源]:商务信息学院 [浏览次数]:

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需求精准对接,紧跟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前沿,特别是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技术应用与交流,2025年6月23日,移动互联应用技术教研室组织专业教师及学生代表39人参加由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主办、中国移动云南公司承办的“面向南亚东南亚人工智能+活动”行业应用峰会。本次峰会以“智绘产业蓝图,共筑数字丝路”为主题,汇聚政府、企业、高校专家学者,聚焦人工智能在南亚东南亚地区的创新应用与产业赋能路径,为学院师生提供了前沿技术学习与行业实践交流的宝贵平台。

(峰会现场照片)

峰会聚焦AI赋能多领域,展现区域发展新图景

峰会上,云南省政府副秘书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施友连指出,云南正依托“一带一路”倡议与“3815”战略,加速构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副总经理陈志伟介绍,公司已建成中国移动数字两亚(昆明)智算中心,形成“1+1+X”全省一体化算网架构体系,为区域智算需求提供核心支撑。在行业应用层面,云南贵金属新材料控股集团通过AI赋能稀贵金属智造,生产效率提升30%;云南省交通投资建设集团利用AI大模型实现山区高速公路灾害预警,技术门槛显著降低;昊邦医药集团推出AI健康管理方案,覆盖老挝、缅甸等国医疗机构,实现跨境诊疗服务突破。

(省政府副秘书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施友连致辞)

师生深度参与,共话AI教育与产业协同

在活动中,移动互联教研室师生认真聆听了来自中国移动国际公司、云能中心、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华为、金山云、云南交投、云南贵金属等行业领军企业的专家关于大模型技术、AI赋能千行百业(如智慧农业、跨境物流、多语言处理)、以及面向南亚东南亚市场的AI应用实践与挑战等精彩分享。师生们听取了10个前言主旨报告,不仅了解了当前AI领域最前沿的技术动态,特别是与中国移动在5G、算力网络等基础设施结合下的创新应用,更深刻认识到云南作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应用推广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及其带来的广阔机遇。

(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陈俊龙院士作主旨演讲)

在活动现场,师生们近距离接触了基于中国移动“九天”人工智能平台开发的多项实际应用案例,涵盖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数字内容生成等多个领域。这些鲜活的案例让书本知识“活”了起来,使同学们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落地应用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激发了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热情。

(师生认真听专家论坛)

学院移动互联教研室王应敏老师表示:“组织师生参加这样高规格、前沿性的产业活动意义重大。它不仅让我们一线教师及时把握了行业最新脉搏,为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提供了方向性参考,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的学生能‘走出去’,直接接触产业一线的真实需求和技术应用场景。这完美契合了我们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的大背景下,如何培养出既懂移动互联技术,又具备AI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本次活动给了我们很多启发。”

参与活动的同学兴奋地说:“这次活动真的开阔了眼界!以前觉得AI很遥远,现在看到它在解决实际跨境业务问题、提升效率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专家们分享的案例和技术路径,让我对自己的专业学习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中国移动专家李莉作主旨演讲)

校企协同育人,打造技术启蒙与职业认知平台

近年来,学院持续深化校企合作,联合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华为公司、浪潮数字科技等企业,开展“AI+行业”前沿技术讲座、企业岗位认知实践等活动。

展望未来:以AI为纽带,服务区域数字经济发展

此次参与中国移动云南公司的“面向南亚东南亚人工智能+”活动,是我校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群)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举措之一。它不仅加强了学校与区域龙头企业的联系,也为师生搭建了了解产业前沿、提升实践认知的桥梁。未来,移动互联教研室将继续积极对接产业需求,探索更多形式的校企合作,将产业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标准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致力于培养更多适应数字经济时代发展、具备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人工智能+”领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服务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和区域数字经济发展贡献职教力量。